为什么Telegram Paper飞机不是传统大众媒体?
3 个回答
Telegram是一个加密聊天软件,这与微信、微博这样的开放平台定位完全不同。微信微博是以社交+资讯为闭环,用户发表状态和获取热点都在一个界面,内容天生具有传播属性。
Telegram的核心是私密聊天,群组、频道是附加功能。虽然能发消息,但都是私密点对点传播或者小范围传播,并不能像微博那样一键引爆话题。比如用微信发送红包,跟用微信发朋友圈的传播逻辑不一样。
再说用户习惯。中国的用户,已经习惯了微信式的熟人社交,而Telegram更像一个小众的技术社区。就像B站早期不为人所知,现在逐渐破圈一样,工具型产品想要成为大众传媒需要时间。
其实现在有很多Telegram频道已经非常像自媒体了,只是平台没有给流量,完全依赖用户自传播。这跟当年微信公众号的发展路径很像。平台属性的不同并不妨碍内容生态的发展。
Telegram本质是通讯工具,但它的功能定位与微信微博有较大区别,比如端到端加密的频道、群组的自由度高、不是强关系社交等,内容传播方式不同,Telegram依靠订阅、转发等,而不是算法推荐。
定位方面,微信微博定位媒体,Telegram定位私密交流。虽然也有自媒体,但是平台并没有热搜、热门榜单等功能。
生态上的差距。微信生态中公众号和小程序都是围绕内容消费而生,而Telegram的Bot和频道则是服务于特定的用户,而不是全民媒体。
说监管环境,国内自媒体平台需要承担内容审核的责任,而Telegram这种国外的工具,在国内还是属于灰色地带,自然不能成为主流。
1. Telegram本质上是一款加密通讯工具,以私密对话、文件传输为主要功能,并非以社交和内容传播为主要卖点的社交工具。
2. 微信微博像广场,所有人的信息都可以被算法推荐给陌生人。Telegram像俱乐部,你要主动加入群组才能看到内容。
3. 它的去中心化使得平台无法控制内容传播,保护隐私的同时也带来监管困难,所以很多国家会禁止使用。
4. 虽然有公开频道,但是传播路径完全不同,是树状扩散,而非网状辐射。
5. 例如你发微信朋友圈是为了给熟人看,而在Telegram建群是为了特定的人群,底层架构的差异,决定了它们不是一个品类。